两学一做
首页 | 文件通知 | 中省精神 | 基层快报 | 工作通报 | 理论辅导 | 体会交流 | 身边典型 | 学院首页
查询:
 
工作通报

用“三项机制”建设忠诚干净有...
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推动事业科...
深入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 ...
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心得体会
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心得体会
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心得体会



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体会交流>>正文

根深才能叶茂,志坚方能力行
2016-11-16 17:29  

师范学院教工支部  郝正全

“30年,可以让荒山变成良田;30年,可以让贫穷变得富裕;30年,可以让一个人变作一面旗帜”这是新闻媒体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最真实的评价。而我也被李先生的先进事迹深深震撼,为带领村民科技致富,这位平凡的共产党员教授放弃了城市中安逸的生活,扎根太行山上34年,抒写了一部新时代的绝美篇章。

当前,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学习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,各大媒体争相报道,甚至习总书记都做了关于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重要批示。那么,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品质?带着这两个问题,我认真学习了李保国教授的事迹、纪录片、新闻采访等资料,并深深的被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所折服。

有人说李保国教授是新时代的“愚公”,说他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楷模,而我看来,李保国教授更像是一颗参天大树,成就了自己,也造福了百姓。

而李保国教授之所以能够成为“参天大树”,我觉得得益于两个方面。

一是专业深,业务深。作为一名农业技术专家,李教授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深入太行山区,三十年如一日的为山区林业发展、农民生产致富殚精竭虑。李教授曾指导平山县葫芦峪园区连篇高规格治理黄山,并探索出“大园区、小业主”的园区经营机制;独创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,从套袋、去袋、转果,到摘叶、铺反光膜、施肥等方面一一指导农民,并研发出“富岗苹果”, 成为全国驰名商标;为临城县的绿岭公司探索出了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,“绿岭核桃”一下子家喻户晓……  30多年来,李保国示范推广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,并且将这些技术“平民化”,使普通的老百姓也能看得懂,学得透,能指导实践。李教授直接帮扶三四十个村庄,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数百个。李教授向我们证实了“掌握了技术,就掌握了脱贫的金钥匙。”

为什么李教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,这和他丰富的专业知识密不可分。当然除了“专业精通”,仍然成不了参天大树,还需要精神的肥料。

二是信仰深,信念深。一直在想,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着李保国教授三十年如一日?通过学习,我明白了,李教授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。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是我们党的宗旨,而且建党95周年来,从没有变过。李教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深深把这一宗旨牢记在心,并身体力行。李保国教授生前长年累月,风雨无阻,奔走于太行山区。他曾不顾个人安危,亲自承担山区爆破实验,聚土截流;曾在严冬里,喊着口号“跟着星星月亮走,锅灶支在托梦沟;干到腊月二十九,吃了饺子就动手”带领岗底村民重建家园;当然,李保国教授和普通村民一样,穿质朴的衣服和老百姓一起在田间地头抡锤、放炮、挖坑、搬石头;“自己是专家不算真专家”,他还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,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,许多果农都是他的学生……而做这一切的动力都来自于他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信念。

作为一名林业科学工作者,李保国用自身专业的知识,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共同把荒山秃岭变成了青山绿水;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李保国教授坚定理想信念,时刻牢记党员身上肩负的责任,为太行山区的人们奉献了毕生心血和汗水。

我作为一名大学专业教师,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要责任,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(《泰伯》)因此我要学习李保国教授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,并且用专业的知识、精湛的教学艺术搞好教学工作,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建设人才。在科研上,每个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,但不管什么研究,都应该像李保国那样,把研究同国家、民族、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。

李保国同志的生平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高校教师去学习,是我们生命中宝贵的精神财富。我们应该学习他对党忠诚、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,对于他而言,中国共产党是一种崇高的信仰,是什么支撑他一下子扎根太行山34年,默默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做出卓越的贡献?是信念!当我们迷茫的时候,是否可以停下我们不安的脚步,问一问自己,我们的信念是什么,确定了方向再背上行囊,为之奋斗终生?

我们应该学习他淡泊名利、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。我们不要天天抱怨自己的工作有多苦又或者是没有回报,而是应该在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,提高自己的能力,你所付出的不会白费,它都会以任何一种你意想不到的形式回报你。我们应该学习他艰苦奋斗、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,单是山区土质治理,李保国同志和他的团队就研究了整整十几年,因此我们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,无论是常规教学、教学改革,还是学术研究,都应该锲而不舍,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
关闭窗口

两学一做专题网 版权所有  地址:渭南市高新区职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
电话:0913-3033243  邮编:714026